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

—鲁迅《〈野草〉题辞》,《鲁迅全集》第2卷第159页


这篇文章是想谈一谈所谓“文学的作用”。

文学有什么用呢?

想起来之前在知乎看到一篇文章《这一类书,我建议你少读为妙》,作者批判了纯文学的无功利性,通过不合格的逻辑演绎归纳,总结出文学书还是少读为妙的结论。

很高兴评论区有很多批判和反对的声音。

也听到有很多中文系学生抱怨道,经常被人问:“这年头还有学中文的?”、“中文系出来能干嘛?”、“你们将来要当作家是吗?”、“我听说很多作家都自杀了?”,等等等等诸如此类。

我们会听到他们回答:“文学是无用之用。”、“君子固穷”,我觉得这本身就是从一个很现实功利的视角才会说出“无用”、“固穷”二字。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从初高中的语文教育培养中来一窥答案。我们开展语文教育培养到底是为了什么?即其用处以及意义?

在此,我的观点是:事实上唯物来看任何事情都有其现实世俗功利的意义,以及抽象的形而上的超功利性的意义。说“无用之用”则是完全没有把其隐藏的深层抽象超功利性意义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上。从实用主义角度来看,文学当然比不上专业书籍,因为专业书籍是知识的系统化。但如果有人鼓吹文学无用论,纯粹乃是消遣娱乐的话,这种是认知上的缺陷,是一种愚蠢。苏格拉底说:无知即罪恶。少数人的无知戕害了太多人。文学有没有用?文学的功能(作用)是什么呢?这就是我接下来要讲的。(最近高量看多了思索文章结构时候的确发现线性的文章结构不适合多维的展开,总是要有个先后顺序,这自然暗含了一个逻辑的递进,可是我只是想强调他们的并立性,只好做一个降秩映射,把matirx reshape to array。比如:

# 个体 社会
功利 个体层面功利意义 社会层面功利意义
超功利 个体层面超功利意义 社会层面超功利意义

)


总体来说,文学的功利意义和超功利意义和我们的语文教育是暗合的。

个体层面功利意义

我们的语文教育首当其冲的自然是要为我们的学生铺垫好一个语言功底,借此培养在社会生活中可以负担起一系列的交流的语言文字能力。在各行各业都很需要我们的信息提取提炼、表达沟通交流能力,不论是写论文、做PPT、答辩、写公文、申论、项目组对接、策划都是需要的,从这一角度来说语文自然承担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纽带、维持的作用。这就是教化作用。

一门语言就是一种认知世界的方式,影响和塑造我们对现实的感知,这是语言哲学的观点。当我们提到龙的时候想到的大多便是蛇身四爪,提到dragon的时候可能也是这样。这就是知识性作用,我们通过文本来定量定性地了解世界,学习知识,了解历史和文化。

社会层面功利意义

就如上文所说,自然承担一个社会共同体的纽带、维持的作用。我们的国企也喜欢招几个中文系毕业生,笔杆子好的写公文到哪里都受欢迎,秘书写总结可以把压根你没想到的条分缕析写得清清楚楚。不准确地说,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教育水平与文化水平一定和文学的盛衰相联系。

个体层面超功利意义

我们的语文教育进一步地就是让学生们体验到文本的快乐,体会文本传达的审美理想,人文素养,以及传达的价值观念、道德文化和理想信念情怀。

当我们若干年后回想起从前的语文课堂时,回想起来的应该是课本上花花绿绿的插图,从此就给我们的一生刻下了印记,形成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的第一印象:那深蓝的夜幕下绿油油的瓜田中,一个戴着项圈的少年举起猎叉;在北海公园碧波荡漾的水面上,四周是绿树红墙白塔;在春风沂水旁,三四人并坐畅谈人生理想;路过春色深深的小巷里,旁边的柴门伸出一只红杏……这就是审美作用。这种审美作用不仅影响到对于文本的偏好,同样影响到我们的三观和taste,杨振宁的对于物理学美的认知可能就受到了中国古典文化很大的影响,这也是中国古典文化为世界做出的很大的贡献。

在我们日后面对大自然的阴晴雨雪、人世的悲欢离合,总能想到若干年前有那样一个人也有着同样的遭遇,霎时间就和时空中的另一位知音相契合,觉天地之不孤,困顿中也陡生力量,欣悦亦有人分享。当你在玉渊潭公园看樱花的时候,自然会浮现那一句:“堤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在夜爬鬼笑石透过树梢望见了一轮满月,自然也会想到“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在现实中被人非议谩骂想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会如同脱离溺水一般重回世界。我们也可以投入到书的世界中来,且偷浮生半日闲,抛却现实压力,徜徉在自己天地。

这时候我们的人生的境界是和别人不一样的,看到的视野是和一般人不一样的,同样是过一辈子,你的人生就和别人不一样。文学的特点就在于我可以“没用”,这就是存在的价值,人生就会在这些没用的基础上建立起来。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探索的是真正关于人生最深刻、最隐秘、最有境界的对于人生的认识,学到更多的知识,提升对世界的认知。这就是精神解放与超越作用。

人是精神与物质的统一,文学既可以是精神需要,也可以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文学的终极关怀体现在给人诗意,给人温暖,给人希望。在阅读体验中,感受人物的悲欢离合,得到心灵的慰藉,感受到超然物外的精神归宿。具有超越现实,关怀人的生存状态的作用,是有限功利性与无限超功利性的统一,这就是终极关怀的作用。

一些好的文学作品,更是能深入到哲学层次,探讨人类的生存问题,达到哲学的高度。从而促使我们思考人的存在之意义。比如萨特的《禁闭》《西西弗斯的神话》,加缪的《局外人》等存在主义文学作品,无疑揭示了现代文明的荒诞。表现了人的异化主题。启发当时人们思考,探究人与他人的关系。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更是在一战后的充满死亡、恐怖气息的社会里,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积极宣扬人的价值。存在主义哲学以人为中心、尊重人的个性和自由。

文学其实更多的是关于个体的感受的,所以个体层面的超功利意义论述自然会多。当然超功利也不一定无有功利意义,这是后话。

社会层面超功利意义

文学对社会现实作用是间接的、缓慢的,因为心灵的改变、人格的改造是长期过程。它能涵养个体的性情、美化心灵、提高思想境界、丰富内在。影响人的思想,从而影响行为,从而影响个体的社会实践,进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文化,从而发挥他的社会作用。这也就是为何“学医救不了中国人”,但是文学却可以。

中国人的许多道德观念,很多是来自文学作品的,包公的正直无私、秦桧的阴线恶毒,岳飞的忠贞爱国都在文学作品表达了出来。中国人从而也就从小口耳相传中受到了道德价值观的熏陶,培养了明确善恶是非的的价值判断观念。从先秦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到宋代理学家的“文以载道”观,不仅强调了文学对社会伦理道德的教化作用,更是让其肩负起了兴国大业之重任。

经典的文学作品所书写的社会生活,显然不属于我们的时代,但其中所营造出的诗意化的文学世界,体现出的对人性的探究,对理想的展望,对人类社会进程的预言,都能深深地打动审美主体,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审美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文学走向审美层次的情感表达、道德批判、人性净化等意义都能穿越时空界限,拥有永恒的价值,这也是文学社会价值和意义能够永葆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让我们再复习一下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吧:

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革命的文艺,则是人民生活在革命作家头脑中的反映的产物。人民生活中本来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这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丰富、最基本的东西;在这点上说,它们使一切文学艺术相形见绌,它们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的源泉。这是唯一的源泉,因为只能有这样的源泉,此外不能有第二个源泉。有人说,书本上的文艺作品,古代的和外国的文艺作品,不也是源泉吗?实际上,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批判地吸收其中一切有益的东西,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作品时候的借鉴。有这个借鉴和没有这个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所以我们决不可拒绝继承和借鉴古人和外国人,哪怕是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东西。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这是决不能替代的。文学艺术中对于古人和外国人的毫无批判的硬搬和模仿,乃是最没有出息的最害人的文学教条主义和艺术教条主义。中国的革命的文学家艺术家,有出息的文学家艺术家,必须到群众中去,必须长期地无条件地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到唯一的最广大最丰富的源泉中去,观察、体验、研究、分析一切人,一切阶级,一切群众,一切生动的生活形式和斗争形式,一切文学和艺术的原始材料,然后才有可能进入创作过程。否则你的劳动就没有对象,你就只能做鲁迅在他的遗嘱里所谆谆嘱咐他的儿子万不可做的那种空头文学家,或空头艺术家。

人类的社会生活虽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虽是较之后者有不可比拟的生动丰富的内容,但是人民还是不满足于前者而要求后者。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两者都是美,但是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带普遍性。革命的文艺,应当根据实际生活创造出各种各样的人物来,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例如一方面是人们受饿、受冻、受压迫,一方面是人剥削人、人压迫人,这个事实到处存在着,人们也看得很平淡;文艺就把这种日常的现象集中起来,把其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造成文学作品或艺术作品,就能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如果没有这样的文艺,那末这个任务就不能完成,或者不能有力地迅速地完成。

什么是文艺工作中的普及和提高呢?这两种任务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普及的东西比较简单浅显,因此也比较容易为目前广大人民群众所迅速接受。高级的作品比较细致,因此也比较难于生产,并且往往比较难于在目前广大人民群众中迅速流传。现在工农兵面前的问题,是他们正在和敌人作残酷的流血斗争,而他们由于长时期的封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统治,不识字,无文化,所以他们迫切要求一个普遍的启蒙运动,迫切要求得到他们所急需的和容易接受的文化知识和文艺作品,去提高他们的斗争热情和胜利信心,加强他们的团结,便于他们同心同德地去和敌人作斗争。对于他们,第一步需要还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所以在目前条件下,普及工作的任务更为迫切。轻视和忽视普及工作的态度是错误的。

但是,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是不能截然分开的。不但一部分优秀的作品现在也有普及的可能,而且广大群众的文化水平也是在不断地提高着。普及工作若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总是一样的货色,一样的“小放牛”,一样的“人、手、口、刀、牛、羊”,那末,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岂不都是半斤八两?这种普及工作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民要求普及,跟着也就要求提高,要求逐年逐月地提高。在这里,普及是人民的普及,提高也是人民的提高。而这种提高,不是从空中提高,不是关门提高,而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这种提高,为普及所决定,同时又给普及以指导。就中国范围来说,革命和革命文化的发展不是平衡的,而是逐渐推广的。一处普及了,并且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了,别处还没有开始普及。因此一处由普及而提高的好经验可以应用于别处,使别处的普及工作和提高工作得到指导,少走许多弯路。就国际范围来说,外国的好经验,尤其是苏联的经验,也有指导我们的作用。所以,我们的提高,是在普及基础上的提高;我们的普及,是在提高指导下的普及。正因为这样,我们所说的普及工作不但不是妨碍提高,而且是给目前的范围有限的提高工作以基础,也是给将来的范围大为广阔的提高工作准备必要的条件。

除了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以外,还有一种间接为群众所需要的提高,这就是干部所需要的提高。干部是群众中的先进分子,他们所受的教育一般都比群众所受的多些;比较高级的文学艺术,对于他们是完全必要的,忽视这一点是错误的。为干部,也完全是为群众,因为只有经过干部才能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如果违背了这个目的,如果我们给予干部的并不能帮助干部去教育群众、指导群众,那末,我们的提高工作就是无的放矢,就是离开了为人民大众的根本原则。

总起来说,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的原料,经过革命作家的创造性的劳动而形成观念形态上的为人民大众的文学艺术。在这中间,既有从初级的文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被提高了的群众所需要、或首先为群众中的干部所需要的高级的文艺,又有反转来在这种高级的文艺指导之下的、往往为今日最广大群众所最先需要的初级的文艺。无论高级的或初级的,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首先是为工农兵的,为工农兵而创作,为工农兵所利用的。